绿荫满城 月照客途——三组游客眼中的福州
中秋的月光流淌在闽江的波光里,也洒落在榕城的黛瓦青砖上。这个中秋,不少游客怀着自己的故事来到福州:历史人文旅行博主喜喜一头扎进上下杭的老建筑群里,说要在砖瓦中“听故事”;美食博主夏绿拿着导航穿梭在街巷,誓言要“吃懂”福州;从澳大利亚远道而来的吴慧珍和丈夫汤姆,则在故乡的月光下完成了一场跨越两代人的寻根之旅。
外国友人购买了不少福州特色商品。记者 池远 摄
古厝拾光,山海等风
“福州的秋天,是闽江畔微凉的晚风,是舌尖上跳动的山海滋味,是古厝里飘散的茶香。”国庆中秋长假,喜喜深度打卡三坊七巷、上下杭等经典地标,在山海与古厝交织的景致中感受福州独特魅力。她告诉记者,这次旅行的体验非常好,直言福州是“能让人慢下来、找回内心平静的治愈之城”。
谈及对福州的初印象,喜喜眼中满是惊喜:“之前就听说福州的秋有‘双重浪漫’,来了才发现,这里既有千年人文的厚重感,又有山海自然的松弛感,中秋假期来这儿太合适了。”她特别提到上下杭的石板路,“走在上面像踩着百年前的时光,仿佛能听见当年米商往来的脚步声,闻到古厝里飘出的闽菜香气,更是把市井烟火气和古韵完美融合,这是独属于福州的‘舌尖上的传承’”。
除去人文古厝,福州的自然景致也让喜喜赞不绝口。她告诉记者,自己去了网红渔村连江县安凯乡奇达村。“有人说奇达村就是海写给山的情书,旗冠顶就是读信的地方,站在山顶看着山海相连,海风一吹,所有的疲惫都没了,随手拍拍都是治愈系大片。”而潮汐退去时的海边、日落时分的漫天霞光,更让她直言“福州的秋,连风都是温柔的”。
采访最后,喜喜特意推荐了福州的美食:“佛跳墙的醇厚、肉燕的弹嫩、鱼丸的Q爽,每一口都是‘文物级的美味’。在古厝边吃着闽菜、小吃,看着月亮升起,这种‘在旅行中团圆’的感觉,是福州给我的最好中秋礼物。”她说,未来会把更多福州的美好分享给粉丝,让更多人爱上这座魅力之城。
慢食福州,品味福气
“福州的美味从不在网红清单里,而在慢下来才能撞见的烟火气里,这是中秋的‘寻味答案’。”这个中秋节,厦绿循着菜市场的吆喝声、古厝旁的小吃香,感受福州这座以“慢生活”与“烟火气”闻名的城市。
厦绿对福州的味觉起点,是从先锋市场开始的。“想要了解一座城市,一定要去逛逛菜市场,这里是整个城市最有烟火气的地方。”厦绿告诉记者,自己刚走进市场就被摊位老板递来的马蹄糕、芋泥八宝饭投喂,软糯香甜的滋味瞬间打开味蕾,“逛累了在巷口喝一碗热乎锅边糊,米香混着海鲜鲜,一口下去浑身都暖了。若想正经吃顿午餐,‘阿信鲜捞’的随心搭配、‘达道牛肉’的牛肉滑米粉,都是本地人认证的扎实好味,完全不用做攻略,跟着香味走就对了”。
午后的烟台山与特色下午茶,成了厦绿心中的“中秋小确幸”。“慢悠悠地逛烟台山,累了找家小店吃下午茶,才算懂了福州的慢。”她特别推荐耳聋伯元宵与藕粉的搭配:“元宵皮软得像云朵,咬开满是肉香,再配一口黏糊糊的藕粉,甜咸交织的滋味特别奇妙,这是福州独有的下午茶浪漫。”
“在三坊七巷踩着青石板看名人故居,和巷子里的爱心树合影,转头就能撞见现包现煮的肉燕摊。这种‘文化+美食’的双重体验太惊喜了!”厦绿描述道,咬开弹嫩的肉燕,鲜汁在嘴里爆开,再尝一粒会爆汁的鱼丸,“老福州的味道都藏在这些小食里,累了再吃碗冰饭或捞化,古厝的烟火气和美食的香气混在一起,连中秋的月亮都显得更加温柔了。”
“之前我也来过福州,但总觉得没有吃对,现在才明白,是少了‘慢下来’的耐心。福州的福气,就藏在菜市场的热乎、古厝旁的老味、午后的悠闲里,每一口都是烟火气,每一刻都是中秋节最抚人心的‘慢食光’。”厦绿分享说。
来自澳大利亚的吴慧珍和丈夫汤姆打卡三坊七巷。记者 池远摄
故土之旅,心安此处
“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福建,之前只听父母说过他们小时候在福建的故事,如今站在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,我很激动。”6日上午,行走在三坊七巷,出生于新加坡、现居澳大利亚的吴慧珍女士很是激动。
对吴慧珍而言,这次旅行远非普通观光。“我父母是安溪人,早年到了新加坡生活,多年前已离世。如今,我和丈夫汤姆定居澳大利亚,我们这次来到福建,就是想到父母曾经生活过的这片土地上走走,看看故乡的明月。”吴慧珍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告诉记者。
这次福州之行,吴慧珍和丈夫逛了三坊七巷、烟台山,并计划去福道走走。“三坊七巷的建筑很美,我们拍了很多照片,这里有很多历史名人故居,行走其间,仿佛能触摸到父母那一代人的记忆。”吴慧珍说。
在烟台山,吴慧珍和丈夫一起看了石厝教堂。“新加坡也有多元文化,但福州却把不同的历史与文化层叠、融合在了一起,教堂与银杏树构成一幅无比和谐的画面,这很是奇妙。”
最让吴慧珍和汤姆赞叹的,是福州无处不在的绿色生态。“从高铁站到市区,满眼都是绿意和盛开的鲜花,城市仿佛建在森林里,”汤姆兴奋地补充道,“我们特意打听过,接下来要去的‘福道’,听说就是由新加坡建筑设计团队设计的,能将城市森林步道设计得如此精妙,我们非常期待去亲身感受,这仿佛也成了连接慧珍两个‘家乡’的纽带。”
“福州人也很热情!”吴慧珍微笑着说,“问路时他们会耐心指引,小吃店老板也会热情地介绍菜品。走在福建的这片土地上,听着熟悉的闽地乡音,那种萦绕心头多年的陌生感消散了,反而有一种奇妙的亲切和安心。福州,比我想象中更美,更绿,也更有温度。”